老师教学参考书的用书感受

| 教学实录 |

【www.yyzstj.com--教学实录】

  编者按:《教学参考书》与学生教材紧密相连,作者在书里重新发现教学的本源,下面我们来看看他的用书感受《重新发现课堂教学的本源》吧!

  新课标颁布以来,为了课堂教学更有效,详读课标,学习课标解读,但是,在实践中总感到课标里高度概括的提纲与课堂教学具体的细节之间隔得很远。一些鼎尖教案没有理论高度还有片面性,很难将课标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如何实现课标与课本无缝对接呢?进修学校这次培训,让我重新发现了《教学参考书》的价值。

  《教学参考书》是教材编写者创编,与教材密切同步,深谙教材设计意图、分解教学目标和提出教学建议,实为一书两体,是最理想的教学参考用书。它立足于课标,对整体教材、教材的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甚至细致到一段文字、一幅图片、一个实验、一道作业题,都有仔细的解读。《教学参考书》为课标和教材搭起了桥梁,认真研读此书后,心中的教材与课标才真正合二为一。

  一、语言的美化与衔接

  凭着老印象,总认为《教学参考书》多年一成不变,参考价值不大。备课时,更多关注知识点的讲解,关注课堂流程的设计,关注能否有创新点与如何出彩,只知道应该怎么做,往往想不到为什么要这样做。由于钻研不够,物理启蒙课的开篇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大门》,却不知道怎样为孩子打开,往往都是稀里糊涂的用一节课、甚至半节课的时间把第一章凑合过去,这次认真阅读《教学参考书》,我发现许多有价值的内容,其中有优美的语言:“当打开物理世界大门,展示在孩子面前的是神奇的物理世界图景,这些神奇来自自然,非凡而震撼人心;这些神奇来自于生活,平凡而充满智慧”。还有与课标融合点:“知识园地--硕果累累(知识技能),科学探究--(过程方法),科学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更有价值的是每节都有的“教学建议”,对于第一章最后那幅图片《构筑物理学“殿堂”的巨人们》,建议我们要告诉孩子,众多的科学家形成了一个进步台阶,展示出抽象的巨人肩膀(科学家们组图像肩膀的形状),通过学习你们将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为新时代的巨人。还有教材第13页运动的世界,总感觉图2-1、2-2、2-3是三副运动的图画,读教参后才发现这三幅图是按天、地、人的空间位置来设计的,只有这样才能概括出课本上“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这句话,教参让我发现教材的语言原来如次缜密。

  二、细化教学目标

  课标对《科学内容》的划分,是按照知识分属的不同分支和体系进行的,《科学内容》共分3个一级主题,14个二级主题和62个条目,沪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共两册20章79节。课标对每一节的内容要求基本上就只有高度概括的一个条目,不便于课堂操作。为了有效落实三维目标,需要把基本要求细化和分解。一些参考教案分解的目标都是一家之言,这一本书和那一本书同一节课也有不同,特别是对了解、认识和理解行为动词的界定。教学参考书则紧扣课程标准对每一节都进行了细化和分解,订正和引领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后课堂教学的方向,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三、知识的纵横联系

  从课标出发寻找课标与教材的照应关系,有时一个课标条目的知识要分散到教材上不同的章节,如:课标《科学内容》第二部分“运动和相互作用”中第2.2.8条:“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分散在第八单元的第二节《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第三节《“空气”的质量》、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样做,有助于绘制知识树,对课标知识点的分布一目了然,从而确保胸有全局。还有每一章的内容结构图,统领全章内容,思路清晰,让你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由于平时教学过多的追求形式与技巧,太多的模仿和速成,匆匆,再匆匆,忽略了身边很多有价值的东西,看不到沿途很多迷人的风景。乱花渐欲迷人眼,面对五光十色的现实,我们应该返璞归真,重新发现课堂教学的本源。

  作者|产业集聚区栗粉红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源:http://www.yyzstj.com/jiaoxueziyuan/117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