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魂》教学实录及反思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十一篇】

| 教学实录 |

【www.yyzstj.com--教学实录】

《黄河魂》教学实录及反思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1

一、复习古诗词三首默写题目、作者、朝代。(默写状况不佳,有部分同学只会背,不会写。下一步得加强这方面的检查巩固。)

二、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

自读提示:1、课文主要写了谁?2、课文写了哪几件事?3、课文表达了什么情感?

(带着问题读课文,比单纯的读效率要高一些。但是作为阅读素质培养来说,讲读是最费时费力的)

三、学习课文。

1、课文主要写了谁?外祖父。(注意区分主要人物)

2、课文写了外祖父的五件小事。

(板书)1外祖父读诗词黯然神伤

2外祖父珍爱墨梅图

3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痛哭流涕

4外祖父赠我墨梅图

5外祖父赠我画有血梅的手绢

(前3件事学生能找出来,但是概括不准。从学生的朗读状况看,学生对课文不熟。至于生字词也是比较陌生,由此能够看出预习阶段力度不够。高家辉尚能读出一件事,说明了什么?只要用心读就有发现。)

3、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抓住课文中的中心句来说,这个阅读技巧学生已经掌握。)

4、讲解课文的表达感情的方法。

1、作者透过写5件小事表现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具体讲解事件与中心之间的关系。(这部分比较费力,学生还听得昏昏欲睡。)

2、讲解重点词语眷恋秉性不管。。。不管。。。无论。。。都。。。等。

四、课堂练习。

反思:1、这篇课文文质兼美,思想性强,中心明显。语言优美。所以教学侧重点就应在赏析语言上。如何赏析语言呢?我想就是品词析句。前提是理解资料先。如何品词析句呢?当然有方法。创设情境能够,抓住一点深入挖掘也可,比较替换也可。方法的选用当然得涉及到具体的语境以及切入点问题。如何才能顺水推舟顺其自然而不突兀呢?

2、教学切入点其实还涉及到把握学生实际状况的问题。预设:你读懂了什么?这一问题便能够考查学生的预习状况。如果没有这个问题而是直接出示教师指定的问题,如写了几件事?这样一来,教师主体地位便得以确立,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动性便渐渐退化了。

3、学什么占第一位而不是教什么占第一位,教师要能迅速分清学生欠缺之处、薄弱之处,量体裁衣,因材施教。

《黄河魂》教学实录及反思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2

秋魂 教案教学设计

广东省中山市三角中学 赵怀兵 zsyw@21cn.com

教学目的

1.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秋的情怀。

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句。

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朗读。

2.难点:领会秋的情怀。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意思。

2.掌握下列词语,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干瘪 :干而收缩,不丰满。

憔悴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吞噬 : 吞食,并吞。

殷实 :富裕。

归宿 :人或事物的最终的着落。

温馨 :温暖又馨香。

宠爱 :娇纵偏爱。

殷勤:热情而周到。

谄媚 :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

青睐 :青眼,指人高兴时眼睛正着看,黑色的眼珠在中间,比

喻对人的喜爱或重视(跟“白眼”相对)。

亲昵 :十分亲密。

理睬: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

二、导入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大地的枯黄、落叶的飘零。

所以自古以来很多的作者描写秋天,常常写它的肃杀凄凉,写它带给人

的愁思。但本文作者笔下的秋天却与此不同。他所歌咏的秋天具有怎

样的情怀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和欣赏此文。

三、正课

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则“秋实”,说说这一则写了什么,表现了

秋怎样的情怀。

讨论并归纳:写秋天的果实在想自己是怎样成熟的。它的结论是

--风雨光热,是这些自然力的恩惠使自己成熟的。秋果(实)并没有把

自己的成熟归功于自己,并没有“自我陶醉”或“孤芳自赏”,更没有为自

己成熟后即将被人摘离枝头而“哀泣”,它在自己的人生最辉煌的时候,

想到的是别人给予自己的思德,这是多么谦虚、淳朴而又高尚的情怀

啊!

让我们有感情地齐读一遍“秋实”。

2.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二则“秋色”,说说这一则写了什么,表现了

秋怎样的情怀。

讨论并归纳:写各种植物对秋色的认识以及秋天自己对秋色的看

法。谷子说秋是黄的,高粱说秋是红的……它们都各自从自身的角度看

问题,以偏概全,各执一词。而“秋天听了摇摇头说:不,不,我是五彩缤

纷的.。”秋天具有宽阔的胸怀,它热爱多彩的世界。它说:“如果我只属于

~种颜色,那秋天将是多么地单调啊!”这则描写,表现秋天热爱绚丽多

彩的世界,而不喜欢单调枯燥的世界。

3.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秋昧”……这则与上一则有何异同?

讨论并归纳:两则的内容是不同的:前者写的是“秋色”,后者写的

是“秋味”;前者是从视觉的角度写,后者是从嗅觉、味觉的角度写。但二

者的写法以及要表达的秋天的情怀是一样的,都表现了秋的丰富多样

性。

4.朗读“秋风”一节……提问:这一节怎么写秋风?

讨论并归纳:先是写一般人对秋风的看法--无情。然后用“人们

啊,你可曾想过这样的道理吗?”引起人们的思考,接着一段分两层讲道

理。第一层用三个“如果不是秋风……那……”的句式,指出秋的“无

情”实际上是一种“有情”。第二层用三个“是秋风……”来与第一层的三

个句子-一对应,强调指出秋风的多情温厚。最后用“感谢秋风吧,别曲

解了它那一片保护生命的慈母般的心肠”来作结,歌颂了秋风的仁慈和

温厚。

5.自读“秋叶”一节,说说秋叶的情怀。

讨论并归纳:秋叶飘飘,原来是在寻觅自己的归宿,在寻找一个不

寻常的结尾,这就是“化作春泥更护花”。多么无私的奉献。

6.自读“秋土”一节,找出其中最能表现秋土情怀的一个词。

讨论并归纳:“诚实”。

7.自读“秋景”一节,说说这一节表现了秋天的什么情怀。

讨论并归纳:表现秋天自甘淡泊,不慕浮华,不趋炎附势的高尚情

怀。

8.由以上的阅读理解,请同学们说说:作者要歌咏的秋魂是怎样

的呢?

讨论并归纳:秋魂是淳朴谦逊、多彩多姿、仁慈善良。诚实恬淡的高

尚之魂。

9.请全班同学有感情地齐读全文。再次感受课文的优美词句和作

者对秋的歌颂之情。

四、小结

此文在组材上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利用小标题,把全文分成了

七个小节,每一个小节既是各自独立的,又都围绕着“秋”字来写。题目

叫“秋魂”,意在通过文中七个小节的描写,让读者自行归纳出对“秋魂”

的理解,全文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希望同学们回家后能继续品读

课文,想必会有新的收获。

二、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黄河魂》教学实录及反思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3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8册 《黄河魂》反思

《黄河魂》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上乘之作,写得十分富有气势,其中的四字词语用得很绝妙,读起来有震撼力。而且四年级孩子本身喜读、乐读,所以结合教材和学生自身特点,确定重难点,是引导学生在“评读赏析”中来感受黄河水动人心魄的力量,体会中华民族所向无敌的气概。

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些许遗憾。本堂课基本达成了教学设计所设定的目标,学生在我的引导下由读的一般到习得了读和评的方法。再到最后自己能够激情洋溢的读,从而体会文章所蕴涵的情感。每个教学过程的安排层次清楚,每一环节效果落实较好。比如开课录象的播放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奠定了必要的情感基础,然后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给了大家8分钟读书,占了35分钟课堂接近1/4的时间。但正因为有这8分钟的有效朗读、评价,才有了后面导学的顺利,目标的达成。因此,这8分钟的读是相当有必要、是明智的设计。当大家说完第3段,诵读第4段,没有给予过多的指导,而是将壶口瀑布画面又做了一次精彩回放,很好地渲染和烘托了朗读的气氛,学生趁势读的投入,读的激动,读出了真情实感。而为了给全体学生创造更多的时间机会,让每个人成为真正的参与者,学习第5自然段时,我则完全放手,把权力交给大家,互相评读。这样,作到了分层次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当大家能够与作品及作者产生共鸣之时,我又趁势而问,为什么文章不以壶口瀑布为题,而却要以‘黄河魂’为题。学生通过联系课文的第六自然段水到渠成地有所领悟,壶口瀑布所体现的是整个黄河的魂魄,整个中华民族的魂魄。最后一环节,梳理收获,学生归纳总结得重点突出,可见教学目标落实的比较扎实,学有所得。

以上都是本课相对来说处理比较理想之处。但不尽人意之处也很突出。当刚开始有学生先选择第四自然段来朗读时,我借本段来指导学生获得评与读的方法。其间落实的不很到位,不够深入。尤其是老师满足于几个学生起来的评价,蜻蜓点水地一略而过,几个能言善辩的学生的表现代替了大多数学生的想法,使这种教学指导有流于形式之嫌。尽管有人说教学是遗憾的行为,但作为教师,课堂上一定得保持清醒的头脑,尽可能地减少失误,使课堂教学的训练目标落实得扎实有效。我想这当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师:谈起黄河,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来为人们称颂和赞美。古人描写黄河的诗词名句也有很多,你都积累了哪些,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生:我积累了刘禹锡《浪淘沙》中的一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师:很好,背诵古诗词就应该像他这样,富有激情的,谁再来?

生: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

师:这是出自李白的:

生:〈〈将进酒〉〉。

师:这些诗句无一不显示了黄河汹涌壮观的气势。在滔滔的黄河沿线,还有着气势磅礴的全国第二大瀑布--壶口瀑布,那更是一道奇观。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随作者一同来感受壶口瀑布的魅力与风采。(板书:壶口瀑布)

师:上课之前,大家想不想来看一看关于壶口瀑布的录象?下面我们就先睹为快。(播放课件:壶口瀑布录象)

师:看了这段录象之后谁能说一说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我觉得壶口瀑布气势磅礴。

师:这个四字词语用的非常好。

生:我觉得壶口瀑布果然是铺天盖地滚滚而来。

师:哦,你善于用书中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相当不错。

生:我觉得当千万吨黄河水从壶口瀑布流下的时候,那种感觉如千军万马奔腾一般。

师:棒极了!

生:我觉得中国有这样的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我们应该为它而感到骄傲。

师:棒极了,我想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共同的一种骄傲。下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又是写了壶口瀑布的什么呢?(学生默读)

师:想好的同学你就可以举手说。

生:这篇文章写出了壶口瀑布气势磅礴的景象和壶口瀑布的样子。

师:很好,谁再来说一遍。

生:这篇文章写出了壶口瀑布气势磅礴的景象和壶口瀑布的样子。

师:下面老师请大家再一次地通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一下壶口瀑布那动人心魄的场面。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反复诵读,然后在小组内评读赏析。(自学8分钟)

师:读到这,可以吗?

生:可以了。

师:你站起来读的时候声音大一点。谁愿意先读?

师:大家要听好,想一想他读的怎么样,一会你来评读。

生:放眼北望,只见……咆哮而来。

师:读到这儿,你有想法吗?

生:我觉得他读的不是很好,大家看,这一段有一个四字词语:铺天盖地,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铺天盖地,把天地都给铺盖了,不留一点缝隙。可见当时多么汹涌澎湃,惊天动地,而他读的非常平淡。

师:没有突出来这一点,那么你能来读一下?

生:读文。放眼北望,只见铺天盖地,滚滚而来的分明是千万条张牙舞爪的黄磷巨龙。

师:怎么样?

生:我要补充一下,张牙舞爪也要重读。

师:因为这也是一个四字词语,突出了黄河的气势。读的很有气魄,谁还能再读一下?

生:放眼北望,只见铺天盖地的,滚滚而来的分明是千万条张牙舞爪的黄磷巨龙。

师:有没有“的”?没有,而且还有一点点小的遗憾是什么,

生:因为只见铺天盖地,滚滚而来的后面是一个逗号,读到这里的时候应该停顿一下。

师:他的语速有点快了,谁再能来读?

生:读文。

师:怎么样,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好吗?

生:齐读。

师:棒极了。刚刚他读的这段你还有要评析的吗?

生:这一段有一个排比句,“他们翻滚着……撕咬着”他读的时候一个语调。他们是很多的动作词,我觉得声调应该一点点的往上高扬。

师:说的特别好,你是从写法上来理解该怎么读。那么谁能读出这种感觉?

生:读文。

师:这样吧,老师毛遂自荐读一下,好吗?(师范读)

师:怎样?还可以?你在下面练习读一读。谁愿意来试一下?

生:读文。

师:刚刚同学说的“拥挤着,撕咬着”语素再快一点,连接的再紧密一些。谁再来读?

生:读文。

师:非常精彩,那么这一段,还有想读的吗?谁能再来读下半部分。

生:读文:倏而腾空而起……你低我高。

师:有个字谁听出来了,她读的不准确。

生:应该是“霎”字。

师:应该是“一霎那”。跟老师读“一霎那”。

生:一霎那

师:她读的你有想法吗?

生:我觉得前面“倏而腾空而起……而下”她读的非常没有气势。

师:你觉得怎么读能读出气势来?

生:应该读的稍微再快一点。

师:因为这一部分写出了黄河水的什么?

生:变化极度的快。

师:刚才这部分谁能再读一下。

生:读文。

师:有进步,再有力量一些。

生:读文。

师:好,我们一起象他这样读一下,好吗?

生:齐读。

师:还有接着评的吗?

生:还有“如同百米冲刺一般”“百米冲刺”,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速度是多么的快。她读的有点太慢了,应该读的又快又有力量。

师:读出百米冲刺的感觉来。谁能把这一小部分读以下,从倏而到最后。

生:读文。

师:恩,老师想如果你语速稍微再慢一点,相信感觉一定会更好。我们一齐来读一下。

生:读文。

师:其他的段落还有想读的?

生:“来了!来了!……势不可挡”

师:她读的这一部分你想评一评吗?

生:我觉得他读的挺好。但是,最前面的“来了!来了!”后面是个叹号。他读的没有气势感觉。

师:你觉得怎么读才能有气势?

生:我觉得应该重读一些。

师:两个“来了”都重读吗?

生:不,第一个轻点,第二个重读。

师:你还试一下?

生:“来了!来了!”

师:谁再能来读?

生:“来了!来了!”

师:谁再读?

生:“来了!来了!”

……

师:我们一齐读。

生:读文。

师:非常好,还有其他的地方要评一评?

生:这一段是用四字词语最多的,如“千军万马……”读的时候,应该突出些。

师:我们再一次来看录象,感受壶口瀑布恢弘的气势。

(播放录象)

师:同学们相信你再次看完这段录象以后一定会别有一番感受。带着这种情感,我们再一次来练习读读这段。

(指读后评读又引导齐读)

师:其他自然段还有要读?

(完全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评读赏析第五自然段,指读一人后引导全班齐读。)

师:壶口瀑布如此气势磅礴,你们想过没有,作者为什么不以壶口瀑布为题却以黄河魂为题?大家再读读课文,小组内讨论一下。

生: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到“壶口瀑布正是您的灵魂精魄的集中体现,这个灵魂就是指黄河魂。”

师:你能不能联系前文,具体的来谈一谈。

(生读第六自然段,并说出这里用了好多四字词语是写人的,老师同时板书这些四字词语。)

师:这些四字词语一般用来写什么样的人?

生:写为中国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人。

师:能不能举例子来说一说?

[《黄河魂》教学实录及反思(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黄河魂》教学实录及反思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4

大姚县金碧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7*梅花魂 代码

主备教师 郭文武 上课教师   备课组长签名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外祖父哪几件事?

(3)本会外祖父视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外祖父的爱国情怀,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

教学准备 (1)学习准备:小黑板

(2)预习要求:(1)把课文读道顺;(2)思考课文国况梅花泻了哪几件事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揭题

梅花,自古是诗人,画家赞美的对象,是因为它经霜傲雪,不则严寒,在它身上寄寓了对美好品格的向往,同学们也学过许多有关梅花的时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梅花的课本。(板书课题、释题“魂”本课的品格。

二、明确嘘唏目标:(指名读,其余学生听记)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二、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学指导(一)

利用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边读边想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外祖父哪几件事?并作好批注,与同桌相互交流,完成后面的内容题。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天空:课文围绕梅花泻了外祖父1、(读唐诗宋词)2、(珍惜雪梅图)3、(不能回国而难过)4、(送我墨梅图)5、(送我绣着梅花的手绢)

二、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过渡,我们已经了解课文围绕梅花泻了外祖父的几件事,那么年居国他乡的老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体会老人的爱国情怀吧!

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反思

反复朗读并思考以下问题(1)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2、梅花的品格是什么?3、外祖父希望我做什么样的人?

1、自学指导(二)

找出课文中外组度赞美梅花的一段话(是啊莺儿……总要有梅花才好)。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①指名朗读

②汇报自学指导二中的三个问题

四、当堂训练

一、给带点选择正确的读音

漂泊(bo.po )玷污(zhan dian)眷恋(juan teng)衰老(ai shuai)

(二)按要求写句子

(1)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缩句:                                    。

(2)、我想起了外祖父

扩句:                                    。

(3)仿写句子,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

仿写:        愈        愈         愈          。

无、学习反思: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学到的。

梅花: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六、板书:梅花魂:{                                 }爱国

做人: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梅花魂 教案教学设计]

《黄河魂》教学实录及反思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5

教室里静悄悄的,偶尔几丝微风吹过。在优美的古典音乐衬托下,电子大屏幕上“梅花魂”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依着笔画顺序不断出现、消失、再出现……凝重、庄严而又优美的氛围萦绕着整个教室。

“同学们,你们会吟诵毛泽东***的《咏梅》吗?”教师满眼含情地问学生,随即轻轻吟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明白这首词的学生和老师一齐吟诵起来。电子大屏幕上一幅意境悠远的梅花图,衬着《咏梅》一词,美伦美幻。吟罢,大屏幕上又出现了一幅在厚积的冰雪下怒放吐艳的梅花照片,学生们惊叹道:“好美呀!”

老师深情地陈述:“看,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屡屡幽芳,总使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老师轻指课题,学生们齐读。

“能谈谈你对课题的理解吗?”老师问。

“‘梅花魂’指的是梅花傲霜斗雪的品格。”一名同学答道。

“有不同的吗?”老师环视一周。

“‘梅花魂’指梅花的精神。”又一名同学站起来回答道。

“那请同学们认认真真的细读去全文,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梅花的精神’或‘梅花的品格’,把它们画下来反复读一读,把感受写在旁边。”

学生们纷纷动起来,或读、或画、或写。老师巡视着。

一会儿,学生们次第举手回答:“我是从第十三自然段的描述中感受到梅花的品格的。”

看到学生们把焦点聚集在第十三自然段上。老师鼠标轻点,大屏幕上出现了“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它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它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一段话。

“细细品读,把自己的感受谈出来。”老师提出要求。学生细读、揣摩。

“老师,我从这段话中明白:梅花是中国最有名气的花,因为她开在寒冷的冬季,很坚强。”

“老师,梅花不畏寒冷,不怕风欺雪压,自古就有许多名人赞扬她。‘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夸的就是梅花。”

老师道:“的确,梅花坚强的品格人人称赞,让我们用最美的语言赞美她。”师生齐读上面的话。指名读这段话,力求读出自己的理解。

“老师,我认为外公不仅仅仅是在赞美梅花,因为课文中还写道‘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象这梅花一样。’”

“你真会学习,都读读这段话,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们轻声读着,读着…

“老师,我读懂了,外公是在赞美具有梅花一样品格的人。”

“你感受得真好,还有不同见解吗?”

“老师,我感觉外公是在赞美有梅花品格的中国人,在赞美有梅花品格的中华民族。”

“从那些语句感受到的?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几千年来……”

“老师,我也有同感,因为在描述梅花时,作者用‘她’而不用‘它’,可见在作者眼中,梅花是有生命、有品格的。”

“同学感受得真好!放开声音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学生们放声读文。

“谁能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上面这段话。

“在你们的心目中,哪些人具有梅花的品格呢?”

“英勇不屈的江姐,‘红梅赞’那首歌唱的就是她。”

“视死如归的刘胡兰、小英雄雨来……”

“所以,外公说‘几千年来,……”师生同读。

“外公景仰有梅花品格的英雄人物,更对后辈寄予无限的期望。”师边说边出示并读出来:“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师生配合读第十三自然段,感受华侨老人对祖国的崇敬向往之情。

“此时,你怎样理解‘梅花魂’?”

“老师,在外公眼里,‘梅花魂’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国!”

“外公把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寄托在墨梅图上,所以他珍爱墨梅图。”

“你真的感受到了老人那颗拳拳爱国心了!”老师由衷地赞叹道。“老人把对高洁的梅花,英雄的人民,可爱的祖国的深情寄托在那幅墨梅图上。”

老师深情地说“再读读全文,让我们贴近老人的心,从那些地方你还能够感受到老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生读全文。

“我从第三自然段的‘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一句,感受到外公对墨梅图的珍爱,不允许任何人玷污她。”

“在外公的眼里,这墨梅图仅仅是一幅画吗?”

“在外公的眼里,墨梅图是祖国的象征。”

“祖国岂能容人玷污!所以,当‘我’弄脏墨梅图时,甚是宠爱我的外公竟大声斥责母亲。”老师慷慨激昂“都读读这段话。”

生读第三自然段。

“我感觉到在外公的心中,梅花既是祖国,祖国如梅花一般美!”一名学生叹道。

“我从4—11自然段感受到外公思念祖国却不能回国而悲哀、落泪,所以更加珍爱墨梅图,想祖国的时候,就看看墨梅图。”

“我有个问题,外公为什么不回祖国呢?”

师说“是呀,外公为什么不回祖国呢?”

“我明白了,因为‘外公年纪太大了’,所以不能回去。”

“漂泊一生的游子,却不能回归祖国,只能把对祖国深深的思念寄托在欣赏祖国的名花—墨梅图上。老人的一颗爱国心呢!”老师叹道。

生不语,默默读4—11自然段,感受华侨老人对祖国深深的思念之情。

“老师,我读懂了第二自然段的资料,因为老人思国却不能归国,所以每每吟颂到思乡的诗,便会落泪。”

“让我们都读读那些思乡的诗吧!”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当老人吟诗落泪,外孙女笑话时,老人说:‘莺儿,你小呢,不懂!’在老人眼里,外孙女不懂什么?”

“老师,我认为在老人眼里,外孙女不懂老人是多么想念自己的祖国呀!”

老师深情道“一位漂泊他乡的老华侨,时时、处处、事事都流露出对祖国的思念!多少次魂归故里,这梅花魂也高扬了老人的赤子魂!”(板书:赤子魂)

“老师,我也感受到了。在莺儿他们即将归国的时候,外祖父又把绣着血色梅花的手帕送给莺儿,这是让她把自己的一颗心带回祖国去呀!”

“孩子,老人的心你懂了!”老师深情地说。“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谈谈感受。”

“每当我看到外祖父给我的墨梅图和绣着血色梅花的手帕,就会想起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想起外祖父深深的思乡情。”一位学生谈道。

大屏幕上打出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的资料。“都读读,你体会到什么?”

“老师,第一自然段写由梅花想到葬身他乡的外祖父,最后写由墨梅图和绣着血色梅花的手帕想到外祖父的.一颗眷恋祖国的心,联系很紧密。”一名学生答道。

“是呀,梅花、祖国、赤子心,这样的写法叫‘首尾呼应’,使课文结构严谨,意味深长。更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华侨老人对祖国的那份情。”

(课文学到那里,师生都被老人那颗赤子心所感动。)

师:“在国外,象老人这样爱国、思国的人岂止他一位?”

“老师,我看过一部电影《海外赤子》,描述的就是一位愿意报效祖国的海外华侨。”

“老师,我明白李四光、钱学森等科学家都曾留学海外,但最后都克服困难回来报效祖国。”

师:“是呀!多少海外赤子,他们不管在怎样的境遇里,都心系祖国,他们都有一颗赤子之心呀!”

“老师,我想为大家唱首歌‘我的中国心’表达我对华侨老人的敬意。”音乐响起,学生都深情地唱起了那首影响了一代人的歌《我的中国心》。

老师声情并茂地:“梅花,中国最有名的花,梅花魂—高洁、坚强的象征,中华民族之魂。她让多少漂泊他乡的游子魂牵梦萦。多少次,魂归故里。那拳拳深情怎不让祖**亲动容。她也在呼唤‘回来吧!漂泊故乡的游子!’”

课上完了,教室里响起了歌曲—《故乡的云》,低低的、缓缓的。“归来吧,归来呦,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呦,别在四处漂泊……”

评课:

《梅花魂》是一篇文质兼美,中心含蓄的课文。它透过记述一位华侨老人珍爱中国的名花—墨梅图,表达了老人对祖国深深的思念与热爱。课文篇幅较长,分别记述了“吟诗落泪”、“脏梅斥母”、“不归痛哭”、“赠墨梅图”、“赠血色手帕”五件事。没有直抒胸臆的表白,但在字里行间都浸透着老人思乡的泪、爱国的心。如何让生活在北方,没有见过梅花、很少接触华侨的学生透过学习课文,感受到华侨老人的心,从而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本课教学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爱梅之情。

一幅精美的墨梅图寄托了华侨老人的爱国心。在老人眼里,英雄的人民、可爱的祖国都如同梅花一样高洁、坚强。所以,欣赏梅花的美丽和品质对学习文章很有帮忙。北方的孩子很少见到梅花,但对描述梅花的诗却都略知一些,精致优美的教学课件展示了梅的美丽与风骨,营造了赏梅、赞梅的氛围,把学生带入梅的情境中,为学习课文做了情感上的铺垫。

二、精学重点,解梅外之音。

课文的重点是第十三自然段。透过华侨老人倾心滴血的一番话,道出了在老人心中,傲霜斗雪的梅花有如不低头折节的中华民族是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从而讴歌了顶天立地的中华民族。梅花魂既是中华民族之魂。学懂这一自然段,文章的灵魂就把握了。教学中,透过学生自读、导读、研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揣摩课文的主旨,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三、瞻前顾后,深谙思乡情。

课文除第十三自然段的其他部分字字含情,浸染着老人深深的爱国情感。只有充分感悟了每一个动人之处,一位漂泊他乡、深爱祖国、日思夜想、无奈难归的老人,每日应对墨梅图倾尽无限思国情怀的老人,才会形象丰满、活脱脱的站在学生面前。教学中,在学生学习了第十三自然段,感受老人爱国情怀的基础上,采取了自读自悟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有了前面情感的铺垫,学生不难体会老人时时、事事都不忘祖国的情怀。从而感受到思国之情无时不萦饶着老人寂寞的心。

四、拓展延伸,歌颂赤子魂。

热衷报效祖国的赤子历来为人称颂,多少文人墨客用精美的诗、歌、文歌颂他们的赤子心、爱国情。一曲《我的中国心》让学生们感到这一横贯千古的情感,延续至今更加推陈出新、荡气回肠。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爱国情感高尚。

《黄河魂》教学实录及反思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6

钟艳萍

【教学要求】

1.了解壶口瀑布那动人心魄的场面,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了解壶口瀑布那动人心魄的场面。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析题导人,培养情感。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3《黄河魂》请同学们根据你课前查阅的资料,介绍介绍黄河。

2.“魂”是什么意思?黄河魂是什么意思?

黄河!这条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是中华儿女力量的源泉!就让我们一起步入黄河,去感受它那博大的胸怀吧!

二、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放黄河及壶口瀑布的录像,配合汹涌咆哮,气势磅礴的声音效果。教师适当点拨,将学生带入到壶口瀑布。

2、看了录像之后,说说你的感受。

三、初读课文,孕育情感。

自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是怎样描写的?

四、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议读,课文描写的壶口瀑布动人心魂,我们怎样读才能将这种惊心动魄的场面读出来呢?小组同学讨论讨论,要说出自己的理由,遇到不同意见,大家可以研究、交流。

如:放眼北望,……黄鳞巨龙。学生可能会这样思考:“铺天盖地”、“滚滚”都说明壶口瀑布来势凶猛,读时重读这两个词.读出气势。

2.评渎,选出你最喜欢的段落读,并说出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同学评议。

五、赛读课文.释放情感。

同学们就喜欢的段落进行赛读。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比赛评比的标准就是能否将黄河的灵魂精魄--动人心魄的力量;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前赴后继的献身壮举;无坚不摧所向无敌的气概……读出来。

六、全课总结:课文为什么不以“壶口瀑布”为题。

【板书设计】

动人心魄的力量

一往无前的精神

23* 黄河魂 前赴后继的壮举 壶口瀑布

所向无敌的气慨

……

[黄河魂(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黄河魂》教学实录及反思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7

23*黄河魂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了解壶口瀑布的雄伟壮观,感受祖国的母亲河--黄河的伟大。

2.通过朗读体会课文中历蕴含的思想感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

3. 欣赏并积累文中的好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关键

1.通过学习,了解壶口瀑布的雄伟壮观,感受祖国的母亲河-黄河的伟大。

2.通过朗读,体会课文小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揭题。

同学们,你们列过黄河吗?见过黄河壮观的景色吗?你对黄河有哪些了解?请你向大家作个介绍。

(生介绍)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素有母亲河之称。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最早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大地肥沃,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作为中华儿女,都为它感到骄傲与自豪)

(在陕西的灾川、山西的吉县之间,黄河的河面从500米以上的宽度猛然缩为50米左右,河水骤然落下,形成了万里黄河最壮观的瀑布-壶口瀑布。)

今天,让我们随作者一起来到黄河边上,欣赏壶门瀑布那壮观的景

象,感受伟大的母亲河的壮观。(板:黄河魂)

二、引导看录相或50元人民币的版面图案,从直观上感受壶口瀑布的壮美。

1.投影50元人民币,指导学生观看,说说总体感觉。

2.播放录柏,从形、声两方面进-步感受(在生观看时,师可适当朗读课文片断。(如文2-4自然段)

三、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自由读文,划出生字词拼读.注意读准字音。(稍后师可用生字卡片检查正音。)

2.遇到不会读或不理解的字例运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四、再读课文,做到比较正确地朗读。

分小织分白然段读文,其余正音,评价。

五、在评的基础上能较连贯地朗读课文。

1.边读边刘出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并说说美在哪里。

2.师结合学生的划句读句,指导朗读。

(1)第三自然段.将瀑布比作千万条张牙舞爪的黄鳞巨龙,从形状上写出瀑布的雄壮,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水流的急。朗渎时,语速要稍快,语气要雄壮。

(2)第四自然段,把瀑布比作千军万马和千万条巨龙.写出瀑布的来势凶猛,势不可挡,从形状和声音两个方面写到了瀑布的雄伟,使人读了身临其境。

(3)第五自然段,按山高到低的顺序写出了已跃落的和已跌落的浪涛相冲撞时产生的强大气势,作者写得具体形象,要在朗读指导时引导学生想象瀑布的壮美。

(4)前面这三个自然段作者从耳闻、目睹两个方面来突出瀑布的壮美,引导学生从第六自然段伐出词语来概括出瀑布的特点和作者双看的感受。

①引导学生模仿“震撼、折服、感染、激动”补出省略号后的词,写出

自己读后的感受。如:敬佩、惊叹、叹为观止…进一步体会“全身心的融化”的意思。

②从第六自然段中体会作者用“黄河魂”为题,而不用“壶口瀑布”

为题的含义 写“壶口瀑布”的话仅仅是写景.体现不出黄河的雄壮

和令人折服的精神,无法表达作者对黄河的热爱之情。作者表面歌颂壶口瀑布,歌颂黄河,实际是赞美伟大的祖国。

(5)指导感情读最后一节,读出对黄河的无比崇敬和热爱。(有条件可放手让学生背诵,脱稿朗颂。)

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读后回答第一节中的作者的疑虑:作者看过壶口瀑布后,还会觉得“观景不如听景”吗?

七、谈话。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吗?你最想说什么,大胆说出来交流。

(可以是向往、赞美,也可以是想将这些情景介绍结别人听,将课文朗颂给别人听,或用圆笔把它们画下来……)

八、小结。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为自己是黄河的儿女感到自豪,同时,

也为了让我们的祖国更加辉煌灿烂,我们现在就应该努力学习,将来建

设咱国家。

九、作业。

1.抄出文中你认为美的语句。

2.阅读有关介绍黄河的书籍。

3. 抄写下列词语。

如雷灌耳 气势磅礴 惊天动地 烟消云散

铺天盖地 昂首翘尾 排山倒海 接因而至

雷霆万钧 所肉披靡 势不可挡 震天动地

前呼后拥 震耳欲聋 撼天动地 泰山压顶

山呼海啸 瞬息万变 前赶后继 无坚不摧

这些词语中可以用来形容声音的有:

板书设计: 23黄河魂

目睹奇观 震撼、折服

} 令人 { } 赞美

耳闻轰鸣 感染、激动

教学后记:

年 月 日

[四下、黄河魂(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黄河魂》教学实录及反思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8

关于黄河魂教案实录

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些许遗憾。本堂课基本达成了教学设计所设定的目标,学生在我的引导下由读的一般到习得了读和评的方法。再到最后自己能够激情洋溢的读,从而体会文章所蕴涵的情感。每个教学过程的安排层次清楚,每一环节效果落实较好。比如开课录象的播放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奠定了必要的情感基础,然后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给了大家8分钟读书,占了35分钟课堂接近1/4的时间。但正因为有这8分钟的有效朗读、评价,才有了后面导学的顺利,目标的达成。因此,这8分钟的读是相当有必要、是明智的设计。当大家说完第3段,诵读第4段,没有给予过多的指导,而是将壶口瀑布画面又做了一次精彩回放,很好地渲染和烘托了朗读的气氛,学生趁势读的投入,读的激动,读出了真情实感。而为了给全体学生创造更多的时间机会,让每个人成为真正的参与者,学习第5自然段时,我则完全放手,把权力交给大家,互相评读。这样,作到了分层次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当大家能够与作品及作者产生共鸣之时,我又趁势而问,为什么文章不以壶口瀑布为题,而却要以‘黄河魂’为题。学生通过联系课文的第六自然段水到渠成地有所领悟,壶口瀑布所体现的是整个黄河的魂魄,整个中华民族的魂魄。最后一环节,梳理收获,学生归纳总结得重点突出,可见教学目标落实的比较扎实,学有所得。

以上都是本课相对来说处理比较理想之处。但不尽人意之处也很突出。当刚开始有学生先选择第四自然段来朗读时,我借本段来指导学生获得评与读的方法。其间落实的不很到位,不够深入。尤其是老师满足于几个学生起来的评价,蜻蜓点水地一略而过,几个能言善辩的学生的表现代替了大多数学生的想法,使这种教学指导有流于形式之嫌。尽管有人说教学是遗憾的行为,但作为教师,课堂上一定得保持清醒的头脑,尽可能地减少失误,使课堂教学的训练目标落实得扎实有效。我想这当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师:谈起黄河,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来为人们称颂和赞美。古人描写黄河的诗词名句也有很多,你都积累了哪些,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生:我积累了刘禹锡《浪淘沙》中的一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师:很好,背诵古诗词就应该像他这样,富有激情的,谁再来?

生: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

师:这是出自李白的:

生:〈〈将进酒〉〉。

师:这些诗句无一不显示了黄河汹涌壮观的气势。在滔滔的黄河沿线,还有着气势磅礴的全国第二大瀑布——壶口瀑布,那更是一道奇观。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随作者一同来感受壶口瀑布的魅力与风采。(板书:壶口瀑布)

师:上课之前,大家想不想来看一看关于壶口瀑布的录象?下面我们就先睹为快。(播放课件:壶口瀑布录象)

师:看了这段录象之后谁能说一说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我觉得壶口瀑布气势磅礴。

师:这个四字词语用的非常好。

生:我觉得壶口瀑布果然是铺天盖地滚滚而来。

师:哦,你善于用书中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相当不错。

生:我觉得当千万吨黄河水从壶口瀑布流下的时候,那种感觉如千军万马奔腾一般。

师:棒极了!

生:我觉得中国有这样的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我们应该为它而感到骄傲。

师:棒极了,我想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共同的一种骄傲。下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又是写了壶口瀑布的什么呢?(学生默读)

师:想好的同学你就可以举手说。

生:这篇文章写出了壶口瀑布气势磅礴的景象和壶口瀑布的样子。

师:很好,谁再来说一遍。

生:这篇文章写出了壶口瀑布气势磅礴的景象和壶口瀑布的样子。

师:下面老师请大家再一次地通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一下壶口瀑布那动人心魄的场面。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反复诵读,然后在小组内评读赏析。(自学8分钟)

师:读到这,可以吗?

生:可以了。

师:你站起来读的时候声音大一点。谁愿意先读?

师:大家要听好,想一想他读的怎么样,一会你来评读。

生:放眼北望,只见……咆哮而来。

师:读到这儿,你有想法吗?

生:我觉得他读的不是很好,大家看,这一段有一个四字词语:铺天盖地,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铺天盖地,把天地都给铺盖了,不留一点缝隙。可见当时多么汹涌澎湃,惊天动地,而他读的非常平淡。

师:没有突出来这一点,那么你能来读一下?

生:读文。放眼北望,只见铺天盖地,滚滚而来的分明是千万条张牙舞爪的黄磷巨龙。

师:怎么样?

生:我要补充一下,张牙舞爪也要重读。

师:因为这也是一个四字词语,突出了黄河的气势。读的很有气魄,谁还能再读一下?

生:放眼北望,只见铺天盖地的,滚滚而来的分明是千万条张牙舞爪的黄磷巨龙。

师:有没有“的”?没有,而且还有一点点小的遗憾是什么,

生:因为只见铺天盖地,滚滚而来的后面是一个逗号,读到这里的时候应该停顿一下。

师:他的语速有点快了,谁再能来读?

生:读文。

师:怎么样,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好吗?

生:齐读。

师:棒极了。刚刚他读的这段你还有要评析的吗?

生:这一段有一个排比句,“他们翻滚着……撕咬着”他读的时候一个语调。他们是很多的动作词,我觉得声调应该一点点的往上高扬。

师:说的特别好,你是从写法上来理解该怎么读。那么谁能读出这种感觉?

生:读文。

师:这样吧,老师毛遂自荐读一下,好吗?(师范读)

师:怎样?还可以?你在下面练习读一读。谁愿意来试一下?

生:读文。

师:刚刚同学说的“拥挤着,撕咬着”语素再快一点,连接的再紧密一些。谁再来读?

生:读文。

师:非常精彩,那么这一段,还有想读的吗?谁能再来读下半部分。

生:读文:倏而腾空而起……你低我高。

师:有个字谁听出来了,她读的不准确。

生:应该是“霎”字。

师:应该是“一霎那”。跟老师读“一霎那”。

生:一霎那

师:她读的你有想法吗?

生:我觉得前面“倏而腾空而起……而下”她读的非常没有气势。

师:你觉得怎么读能读出气势来?

生:应该读的稍微再快一点。

师:因为这一部分写出了黄河水的什么?

生:变化极度的快。

师:刚才这部分谁能再读一下。

生:读文。

师:有进步,再有力量一些。

生:读文。

师:好,我们一起象他这样读一下,好吗?

生:齐读。

师:还有接着评的吗?

生:还有“如同百米冲刺一般”“百米冲刺”,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速度是多么的快。她读的有点太慢了,应该读的又快又有力量。

师:读出百米冲刺的感觉来。谁能把这一小部分读以下,从倏而到最后。

生:读文。

师:恩,老师想如果你语速稍微再慢一点,相信感觉一定会更好。我们一齐来读一下。

生:读文。

师:其他的段落还有想读的?

生:“来了!来了!……势不可挡”

师:她读的这一部分你想评一评吗?

生:我觉得他读的挺好。但是,最前面的“来了!来了!”后面是个叹号。他读的没有气势感觉。

师:你觉得怎么读才能有气势?

生:我觉得应该重读一些。

师:两个“来了”都重读吗?

生:不,第一个轻点,第二个重读。

师:你还试一下?

生:“来了!来了!”

师:谁再能来读?

生:“来了!来了!”

师:谁再读?

生:“来了!来了!”

……

师:我们一齐读。

生:读文。

师:非常好,还有其他的地方要评一评?

生:这一段是用四字词语最多的,如“千军万马……”读的时候,应该突出些。

师:我们再一次来看录象,感受壶口瀑布恢弘的气势。

(播放录象)

师:同学们相信你再次看完这段录象以后一定会别有一番感受。带着这种情感,我们再一次来练习读读这段。

(指读后评读又引导齐读)

师:其他自然段还有要读?

(完全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评读赏析第五自然段,指读一人后引导全班齐读。)

师:壶口瀑布如此气势磅礴,你们想过没有,作者为什么不以壶口瀑布为题却以黄河魂为题?大家再读读课文,小组内讨论一下。

生: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到“壶口瀑布正是您的灵魂精魄的集中体现,这个灵魂就是指黄河魂。”

师:你能不能联系前文,具体的来谈一谈。

(生读第六自然段,并说出这里用了好多四字词语是写人的,老师同时板书这些四字词语。)

师:这些四字词语一般用来写什么样的人?

生:写为中国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人。

师:能不能举例子来说一说?

《黄河魂》教学实录及反思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9

秋魂(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四川蓬溪常乐中学    何运通

教学目的:1.体会文章蕴涵的哲理

2:学习精练而形象的语言

教学难点:文章标题所揭示的中心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式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云:“自古悲秋多寂寞”,“秋风秋雨愁煞人”,所以许多人认为秋天是萧杀的、凄凉的,今天我们跟随作者去领略一下秋,看一看他眼中的秋又是怎样的.呢?

二:整体感知

1:齐读文前题记,齐答秋有一个丰厚收获的原因?(秋有一个成熟的头脑)

2:阅读全文,同桌交流:各部分写了秋哪些品质?

注:(1)阅读包括齐读、散读、默读、个人读、个别范读、读重点句子等,总之,要有感情地读,要从读中体会感情。

(2)允许同学有不同的见解

(3)同桌选取最有代表性的发言,最后用四字词语归纳(见板书)

3:讨论课后练习一

三:讨论课后练习二

(问题和参考答案见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

四:体会文章语言

1:修辞手法及作用?请学生举例说明。

2:文章结构、语言的变化?请学生举例说明。

五:作业,写一段话来赞美冬天

板书:

秋魂

成熟的头脑

秋实   秋色   秋味  秋风   秋叶   秋土   秋景

虚怀若谷  五彩缤纷  酸甜苦辣  慈母柔情  无私奉献  播种真情  博大仁慈

(拟人)                                                               (排比)

作者邮箱: heyuntong@yahoo.com.cn

《黄河魂》教学实录及反思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10

宣汉县教师进修学校 侯小青

5月18日

邮编:636150

教材位置

《黄河魂》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第23课,课文在教材中的位置是第118--122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材联系

在本组课文里,我们可以领略到黄河的雄伟气魄。在学习时,要继续复习、巩固前面学到的读书方法。要多读、多想、多体会,获得真切的感受,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

2、反复诵读课文,想象瀑布动人心魄的场面,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3、了解黄河的胸怀、精神和气概,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

边读边想,体会壶口瀑布惊天动地的场面,从黄河身上汲取营养。

教学难点、关键

1、通过学习,了解壶口瀑布的雄伟壮观,感受祖**亲河--黄河的伟大。

2、通过朗读,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

3、反复体会课文为什么不以“壶口瀑布”为题目?

教、学用具

教师:第四套五十元面额的人民币、图片、挂图、幻灯片、MP3、Powerpoin课件、FLASH课件。

学生: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图片及有关中华民族抗击外敌的历史资料和英雄事迹。

教学思路

激趣 导入新课

朗读 识瀑布壮美

品读 悟题目深意

课文分析

第二部分 学情分析

[现阶段年龄学生语言表达不够准确、连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主要停留在表面上,不能更好地领悟其深刻含义。]

第三部分 学法分析

本课语言文字优美,特别适合朗读。教学中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中感悟文意,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并从中真切领悟题目的深意。

第四部分 教法

1、课前做好较充分的准备。

2、重点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壶口瀑布的壮美。

3、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想象能力,并正确领悟题目深意。

[让学生去查找资料,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应落在“读”上面,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第五部分 学法

1、以读为主,在读中释词,在读中释句。

2、在读中感受壮观,在读中领悟题目深意。

第六部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2分钟)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壶口瀑布又是万里黄河最壮观的景象。黄河在这里以雷霆万钧之势,奔腾而来,咆哮而去。你们想了解那动人心魄的壮观场面吗?那我们就随着文中的作者到壶口去看一看吧!

[以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带着好奇心,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8分钟)

1、学生自读课文,将课文读准、读通。

2、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察壶口瀑布的?

[这一环节的安排,达到了三个目的:一、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二、指导了学生读书的方法。三、提出了问题,让学生边读边疑边思,为后文展开想象打下了基础。]

三、反复诵读,想象情景(8分钟)

1、播放《黄河魂》课件让学生看画面,听声音,感受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

2、要求学生小声跟读,边读边找描写壶口瀑布壮观景象的自然段。

[这一环节我遵循主体教育思想,一、充分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让学生学会选择;二、抓住“壶口瀑布”让学生理解具体内容,落实基础知识;三、让学生在读中进一步领悟情感。整个环节既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与传统语文教育理论的融合,又注重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和谐统一。]

四、研读、赛读,找壮观(8分钟)

l、找自己最感兴趣的句子、段落朗读。

2、推荐选手赛读。

3、播放《壶口瀑布风景》课件。

4、在读中深切感悟哪几自然段是描绘壶口瀑布的。(第3-5自然段。)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在后面的学习中,我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学习,真正做到触类旁通,实现了学法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

五、品读,悟题目(7分钟)

1、教师范读第六自然段,引导学生边听边想:作者为什么长时间伫立在壶口瀑布前?

2、齐读第七自然段。(引导学生领悟这不只是写壶口瀑布的气势,而是写黄河的精神、黄河人的精神、黄河的灵魂、中华民族的灵魂。)

3、讨论课文为什么不以“壶口瀑布”为题目?

[这一环节突出“悟”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中进一步感悟课文为什么不以“壶口瀑布”为题目?]

六、小结(2分钟)

黄河--伟大祖国的母亲河,中华民族的象征。她那奔腾向前、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咱们的民族精神。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英雄豪杰为了民族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在历史的长河中写下了不朽的篇章,他们的豪情千秋万代、流芳百世,他们的精神就像黄河精神一样:如瀑布一往无前,无坚不摧。

七、延伸拓展(2分钟)

黄河水和黄河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黄河精神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带领中华民族像长流不息的滔滔黄河,奔向美好的未来,但黄河治理势在必行,你对未来的黄河有何设想?人们又将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黄河造福子孙后代呢?请同学们查阅资料,融入自己合理的想象,写一篇以《未来的黄河》为题的想象作文。

[课内与课外结合,教材与生活结合,也体现了语文综合课的趋势。]

八、布置作业(3分钟)

1.展示交流所收集到的有关黄河的资料。

2.积累本课的四字词语。

[这一环节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感情。]

九、板书设计

23、黄河魂

目睹奇观 震撼、折服

令人 赞美

耳闻轰鸣 感染、激动

十、教学反思

1、要进一步强调读,做到读--悟--再读--再悟--升华。

2、悟的程度一切由学生读来决定,决不能由教师包办。

作者邮箱: hugekey@126.com

[《黄河魂》说课稿(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黄河魂》教学实录及反思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11

《梅花魂》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教学难点】

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学法】

读文悟情,读句悟理;抓重点词句,一点带面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梅花挂图,《红梅赞》歌曲VCD碟。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重点〗

自学字、词,了解内容,理清层次。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出示梅花挂图

2、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的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3、板书课题。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设疑激趣。

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

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1、根据回忆内容、非回忆内容给课文分段。

(首尾各为一段,中间为一段,全文分三段。)

2、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给第二段分层。

分为五层(一层一件事):

第一层(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二层(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第三层(4~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第四层(12~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层(14~15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3、自己体会文章开头与结尾之间有什么联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重点〗

理解全文。

一、复习回顾,揭示任务

1、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回顾旧知,做好铺垫)

⑴ 读诗落泪;

⑵ 珍爱梅图;

⑶ 不能回国;

⑷ 赠墨梅图;

⑸ 送梅花巾;

2、从题目入手:梅花是一种名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课题“梅花魂”与本文所记叙的五件事有什么联系?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从“爱梅”入手,直奔重点段“品梅”。学习第二、第四件事,体现“教”学

1、文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第二件事:珍爱墨梅图)

2、指名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

⑴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⑵ “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① 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② “清白”是什么意思?“玷污”又是什么意思?

③ 爷爷是让妈妈管教好我的行为、还是思想?

(思想)从何而知?(“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3、“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玷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导入第四件事的学习。

4、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

⑴ 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⑵ 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

⑶ 电视播放歌曲《红梅赞》:冰天雪地,傲然怒放的红梅,优美动听的旋律,深情赞美的歌词。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对梅花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

⑷ 说说此时,你对梅花有了什么更新的认识?

⑸ 指名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讨论:① 梅花的秉性像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② 此时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借物喻人)

③ 由此可见,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美的是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⑹ 再次播放《红梅赞》,同时指出:这首歌是电影《江姐》的主题曲,影片中江姐为了追求革命信仰和崇高理想,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毫不动摇,大义凛然,最后含笑走上刑场,倒在一片梅花灿烂的地方。歌曲唱得是梅花,实在赞美江姐。声情并茂的导语使学生深深领悟:梅花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老人爱梅花,就是因为梅花是祖国的象征。

⑺ 外祖父保存这幅梅花是为什么?(是让自己保存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他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了什么?(也让外孙女保持这种秉性、这种气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此部分内容。

三、总结方法,帮助学习第一件事

体会“梅花魂”何在,“中国心”何在!体现“扶”学,培养能力。

1、默读第一件事:吟诗落泪。

2、思考讨论:

⑴ “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说明什么?

(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

⑵ “读到一些诗句就落泪”是因为什么?

① 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王维的《山中送别》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不回来呢?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浣溪沙》,大意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这些诗大致都体现了一种思乡怀亲之情。

② 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原因。

(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老人的思乡之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伤感地流泪了)

四、放手自学第三件、第五件事

体会“梅花魂”何在“中国心”何在!体现“放”学,发展能力。

1、从“听到不能回国,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一句,体会老人一直热爱着、思念着祖国,却不能回去,他难过地哭了,充分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2、从“赤道吹来的撩乱了老人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体会到思乡的深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

3、从“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体会到老人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祖国,成了却自己的心愿。

五、学习最后一段,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1、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对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

(点明中心)

2、回顾全文,口头概括本文的中心。

(课文讲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你体会到了什么?

(开头和结尾紧密联系。开头讲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这样前后呼应,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4、谈谈学完课文,你在写作上的收获。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梅花魂 3、不能回国 中国心

4、赠送梅图

5、递梅花巾

[梅花魂(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本文来源:http://www.yyzstj.com/jiaoxueziyuan/157220.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