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文集读书心得

| 英语翻译 |

【www.yyzstj.com--英语翻译】

  杨绛,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带来的杨绛文集读书心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杨绛文集读书心得范文1:

  1994年我组织出版《杨绛译文集》后,就希望接着再出《杨绛文集》,可惜没有争取到书稿。如今,终于看到印制十分精美的八卷本《杨绛文集》问世了,心里委实高兴。认识钱锺书、杨绛先生已经二十多年了,杨先生的著译也陆续读过不少,但是,作为文集再系统加以阅读,我不仅被她笔下那种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文采所深深吸引,而且对杨先生崇高的人品有了更深的了解。阅读这部文集,使我产生诸多联想,其中感触至深者有三。

  首先,随遇而作,展现了一种自然美。杨先生在自序中说:“我不是专业作家,文集里的全部作品都是随遇而作,我只是一个业余作者。”这些话,固然有自谦之意,但我觉得讲的确实是真话。纵观杨先生的作品,除翻译外,大多是记事、记人、回忆、抒情、写意、论学、评书,这类散文、随笔,其题材都来自作者的生活,或随事即兴,或偶感而作,因而写得自然,耐人品味。像人们熟知的《洗澡》、《干校六记》、《丙午丁未年纪事》等篇,都是以杨先生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干校劳动和“文革”陪斗中的亲身经历有感而作。时下有些作家的文章,明显是故作卖弄和哗众取宠。而杨先生这些文章,真诚,质朴,没有做作,更没有矫情,给人一种特真实、特自然的感觉。请看《洗澡》中丁宝桂做检讨那一段描写:丁在检讨完四条错误之后,先是“坐下茫然四顾。像一个淹在水里的人,虽然脑袋还在水上,身子却直住下沉。”而在检讨被大家拍手通过之后,“丁宝桂放下了一颗悬在腔子里的心,快活得几乎下泪。他好像中了状元又被千金小姐打中了绣球,如梦非梦,似醒非醒,一路回家好像是浮着飘着的。”作者把做检讨前后的心情,做了反差极大的对比,读来令人感同身受。类似这种展现自然美的文章,还有很多。

  其次,这部文集提供了许多有关钱锺书先生的信息。钱先生一向拒绝张扬,极少写文章讲到自己,以至他的学术思想、乃至他的处世待人,都留下了不少被人关注的“谜”。特别在钱先生逝世以后,对有些“谜”的不同解读仿佛更多了,有的简直被猜歪了。杨先生凭着她对钱先生最真实的了解,有许多篇文章,对钱先生的创作思想、写作背景、真实意图,以及某些事情的原委,都做了很好的诠释、澄清或补充,这些,对于“钱学”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价值。比如,《记钱锺书与〈围城〉》一文,详细叙述了《围城》产生的前前后后,算得上是一篇好“书史”,连钱先生都在一篇专为杨绛写的《书识》中称赞说:“这篇文章的内容,不但是实情,而且是‘秘闻’。要不是作者一点一滴向我询问,而且勤奋地写下来,有好些事迹我自己也快忘记了。”尤值一提的是,《为无锡修复钱氏故居事,向领导陈情》一文,恳切地重申了钱先生向来反对为个人建纪念馆的严肃态度。这件事恰巧我可做个见证。因为我也曾受托去向杨先生索要供陈列用的展品,结果碰了一鼻子灰。杨先生明确回答我:“要建纪念馆,那是他们的事,跟我们无关。”文集中首次发表这封“陈情”的信,使人们对钱锺书先生那种厌恶浮名的思想,无疑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最后,这部文集选材的取舍别具一格。许多人编文集,大多都是把自己的作品尽量收进去,即使明知有些文章有这样那样的欠缺,也往往强调“还原历史面目”而照样收录。而《杨绛文集》却不是这样。杨先生在“自序”中说:“不及格的作品,改不好的作品,全部删弃。文章扬人之恶,也删。因为可恶的行为固然应该‘鸣鼓而攻’,但一经揭发,当事者反复掩饰,足证‘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我待人还当谨守忠恕之道。被逼而写的文章,尽管句句都是大实话,也删。有‘一得’可取,虽属小文,我也留下了。”我非常赞赏杨先生这种删留的原则。像《收藏了十五年的附识》一文只有三百多字,但它佐证了《围城》绝非传记这一史实;《窗帘》一文也不过八百字,但却写出了隔离又不隔绝的哲学道理,这类有“一得”的小文,留得好。至于删的,我注意到,在“大事记”中提到的《答宗璞〈不得不说的话〉》确实没收;钱先生逝世后,有一阵对他的谣言蛮多,我曾看过几篇杨先生为澄清事实而答复的文章,而文集也一概未收。联想几天前杨先生还在电话中对我谈过:“凡会对别人不好的事,我绝不会去做。”像这样“谨守忠恕之道”,可以说,既是杨先生的人品,也是她的文风。

  杨绛文集读书心得范文2:

  我看书一向很慢,然而《扬绛文集》却看得很快,因为这部文集很好看,像吃豆腐一般,很轻松,很滑爽,“哧溜”一下就读完了。读完后想写点什么,留下点痕迹。

  《扬绛文集》第三卷借来时封面已很破旧,硬封壳外的软封套棱角已磨得要脱落了,说明借阅此书的人很多,也说明此书很好看。好看在它真实地反映了杨绛一家三人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的生存状态,读后让我对这一对名人夫妇和他们的女儿肃然起敬。

  首先是对钱钟书,这样一个不慕虚荣、淡泊名利的人感到敬佩。我早就知道当他的《围城》被拍成电视剧后,他的名声一下子大噪,到了家喻户晓地步。很多人想看看他,却传出他的一句话:“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何必要去看看那只下蛋的母鸡呢?”这句透着机智和幽默的话让我更感到他的与众不同。

  钱钟书的甘于平淡还有,生前不同意无锡老家为他建纪念馆。无锡市领导在他去世三年后建了“钱钟书纪念馆”,说他是“无形资产”,可资“实用”,为旅游创汇。杨绛用钱钟书深叹浮名为累的话:“我成了一块烂肉,苍蝇都可以在我身上撒蛆。”表现了她的义愤和对不尊重去世者意愿的愤慨。

  钱钟书生前还说“我不进现代文学馆”。相比许多人以能进现代文学馆为荣,更有甚者削尖脑袋往里钻,人格的高下便显现出来。向清华大学捐赠的奖学金也不用钱钟书之名,而称之为“好读书”。从不接受国内外任何荣誉勋章、奖章、学位等等。杨绛说他是个“狷介谨厚的书生”,确实如此。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个放下名利的人,一定是活得很自在,很超脱,也一定是阅尽人间无数。

  杨绛在《我们仨》中写“钟书在工作中总很驯良地听从领导,同事间他能合作,不冒尖,不争先,肯帮忙,也很有用。”这正是明达的知识作分子在险恶的小人多多的政治环境中温良恭俭让的明哲保身的做法,这和淡泊名利是一脉相承的。

  还有一件小事也表现他的品质。在《怀念陈衡哲》一文中记:陈衡哲老公外出应酬,让杨绛去她家作伴相陪,两人一起谈了许多话,闲谈中陈欲言又止,又忍不住要说,问杨能不能守秘密,杨说“能”。又说“连钟书也不告诉,行吗?”,杨斟酌了一番说“可以”。事后回家 ,杨绛对钱钟书说“陈衡哲今晚告诉我一件事,叫我连你也不告诉,我答应她了。”钱钟书听后,一句也没问。这让我很佩服钱钟书的自制力。像这种事,如果对一个女人来说特有诱惑力,心中痒痒的想知道,非要问出个所以然不可。他能一句都不问,这真是一种君子风度。

  《我在启明上学》写的是杨绛八岁至十岁时一段学校生活。想不到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学校是那么的阳光,那么的美好。这是个教会学校,称教师叫“姆姆”。姆姆们对学生有爱心,比现在的老师都好。师生的关系是那么单纯、和谐、开明。那时的学校没有入队、入团一说,不像现在从小学起就在孩子中带有政治色彩,说起来是让孩子从小追求进步,实际上造成孩子间的不平等,分档次,造成一些调皮又敏感的学生的心理障碍,污染了童心和童真。那时的学校真让人羡慕,现在的都变味了,某些老师盯着学生的家长,给好处的可利用的学生受优待,不给的受排挤:沾污了斯文,沾污了开明。因小利而败坏了职业道德,给教育留下了沉重的阴影。

  杨绛小时候是个聪明、活泼、调皮、乖巧、有个性的学生。她会从十层台阶往下跳,竟然没有跌交;她能跳一种我们现在叫“海狸蹦”的绳,把绳子缩短,身体弓着,跳起时绳子绕身体两周。她能连蹦十一下,我小时也跳过,但跳不到这么好,我知道这是一种技巧,要动作敏捷又协调的人才能做到。

  一次星期天“跑路”,到一私家花园去玩,有个孩子走入池塘,陷进泥里,姆姆说她“没志气”,让她去,不管。小杨绛公然不同意姆姆这种不管不问的做法,主动带那群孩子去帮这个小女孩。把她拉上来,指挥把装满烂泥的鞋子洗干净,还弄来干袜子让她穿上。她的这次举动在这群孩子中产生了威信,被拥戴为大王。让她很陶醉。看得出杨绛有个快乐的童年,她内心充满了阳光。有个快乐的童年是幸福的。

  他们的女儿圆圆(钱瑗{音怨})遗传了父母的天资,是个读书的料子。因身体不好,在高中以前基本上是在家学习由杨绛教的,但考入贝满高中后仍是学习尖子,门门课优秀。并能融入集体,是个特例。可惜“生不逢时”。用“生不逢时”当局会不满意的,杨绛说:“阿瑗是我生平杰作,钱钟书认为是‘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她上高中背粪桶,大学下乡下厂,毕业后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却始终只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她对工作又特别的认真负责,起早贪黑在家备课,编写教材,做了教授还批改学生作业到深更半夜,不懂得珍爱自己的身体,最后是生命早殒,不到六十岁,她本可做得更多,更出色,更有价值,可惜了!

  《我们仨》是一部展示他们家庭生活和情趣的写真。共三部:第一部《我们俩老了》,写了老时的心境和梦魇,预示着老年夫妇的落单的凄惶和悲伤。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是用梦幻的形式写了钱钟书得病住院和钱瑗得不治之症去世的情景,用古驿道、客栈、水道、船这些物象让人有种在阴曹地府边缘游荡之感,浮着丝丝的凉气,读着感觉一阵阵的发冷。形式的独特表现情感的沉痛,让人看了压抑、沉重,也如在梦幻中的阴郁、不确定。写到圆圆的病倒,杨绛是用一种平静的语言叙述,这更加给人以痛惜和叹惋。正如文中说“心上又绽了几个血泡”。这么好的一个人,为什么天不借以年寿?痛哉!哀哉!更为凄惨的是白发人看黑发人先走。两年内父女先后去世,留给存者的是“好生过”。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记叙了一家三口与世无求,与人无争,仨人相守的生活操守。文章是从钱杨两人结婚后到英国牛津求学开始写起,写了他们的读书生活与交往。看到了这一家人的朴实生活,同时也目睹了他们的和谐进取的人生格调。

  杨绛是幸福的,她有个好丈夫,还有个好女儿。正如她所说“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看到这里我心里升起一个念头:想去陪陪杨绛阿姨,让她不孤独,不落单。我想她周围的人一定在尽这个责任的。

  杨绛文集读书心得范文3:

  杨绛,钱锺书的夫人。看过《围城》的人都知道钱锺书,但不一定知道他的夫人。去年很偶然地看到了杨绛《我们仨》文中的一段,开始对杨绛有了一些印象。前段时间去朋友家玩,借来了一本杨绛的散文集,当时匆匆忙忙翻看了第一篇写于四十年代的《阴》,就对她的文采十分欣赏。回家后一口气读来,内心被一种温暖和些许的伤感所围绕着,读到一些片段时则让我眼睛湿润了。

  杨绛,江苏无锡人,但她一直称自己苏州人,因为早年随父母在苏州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她毕业于东吴大学,后就读于清华大学外文研究所,但因钱锺书赴英求学,于是她没有结束学业便一同前往,先后留学于法国、英国。她的英语底子非常好,所以曾经翻译了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也写了很多的剧本、散文和小说,她著书虽不多,但有些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杨绛的文字,特别是她后期的文章,非常朴素,虽然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却更能打动读者的心。我觉得这样的朴实远比那些非常靓丽的字眼来得深沉。这是一种生活的沉淀,也是一种深厚文字功底的积累。很喜爱她的文字,读她的故事,就仿佛在聆听一个老人在向你娓娓道来她过往的经历,虽然她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但她没有大喜大悲的彻悟,也没有一惊一咋的矫情。有的却是乐观向上,坚韧平和,她的文字向我们展现了一种人性的光辉。

  在《散文》的扉页,有杨绛译自兰德诗中的手迹“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其实从这里,我们就可以一窥杨绛的人生观及她的处事信念,她不争,和谁都不争;她善良,对谁都一样;她富有爱心,尤其对于那些弱者;她平和,即使面对生死离别,任何的不公……

  在她的“干校六记”和“丙午丁末年纪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面对那场滑稽不合情理的文化革命,面对知识分子被下放农村接受“再教育”时那种物质的贫乏、体力上的劳累和精神上所受的苦闷,以及在文革是所受到的折磨,她依然那么淡定乐观。

  在刚下放干校时,她写道“炼人靠体力劳动。”---------“干校的劳动有多种,大暑天,清晨三点空着肚子就下地。”……“我费尽吃奶的力气,一锹下去,只筑出一道白痕,引得小伙子们大笑。”“我们奉为老师的贫下中农,对干校学员却很见外。我们种的白薯,好几垅一夜间全偷光。我们种的菜,每到长足就被偷掉。他们说‘你们天天买菜吃,还自己种菜!’我们种的树苗,被他们拔去,又在集市上出售。我们收割黄豆的时候,他们不等我们收完就来抢收,还骂‘你们吃商品粮的!’”对于这些,杨绛没有愤恨,没有叫喧,只是就事论事地细细说来,让人感到些许的无奈和源自知识分子的那份柔弱,就如同他们夫妇俩面对恶邻,只是选择了躲避,搬到狭小的一间办公室居住一样。

  在写到欢送最先下放的文学所时,她写道“两队人员整队而出;红旗开处,俞平老和俞师母领队当先。年逾七旬的老人了,还像学龄儿童那样排着队伍,远赴干校上学,我看着心中不忍,抽身而退……”“当地竭泽而渔,食堂改善伙食,有红烧鱼。其芳同志忙拿了自己的大漱口杯去买了一份;可是吃来味道很怪,越吃越怪。他捞起最大的一块想尝个究竟,一看原来是还未泡烂的药肥皂,落着漱口杯里没有拿掉。”……这样的文字,读来让人感到心酸。

  杨绛是乐观的,同时她也是坚韧的,即使当她面对自己唯一的女婿自杀,也只是这样淡淡地道来:“上次送墨存(即钱锺书)走,有我和阿圆(他们唯一的女儿)还有得一(女婿)。这次送我走,只剩了阿圆一人;得一已于一月前自杀去世。”只是这样寥寥数语,却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对于亲人含冤离世,作妈妈的怎么不心痛不伤悲,她没有呼天喊地的悲恸,没有叫屈愤然,只是默默地接受。接着她说到:“得一末了一次离开我的时候说‘妈妈,我不能对群众态度不好,也不能顶撞宣传队,可是我决不能捏造个名单害人,我也不会撒谎。’他到校就失去了自由。阶级斗争如火如荼,……工宣队每天三个单元斗得一,逼他交出名单。得一就自杀了。”我真的不知如何来描述内心的酸楚和痛心。这或许就是善良的知识分子面对不平时的绝望。

  在她的文字中,我们没有读到对加害她的那些人的具体描述,有的对温情,人世间尚存的那些许温情的感激,让我们始终感到温暖。对于那位审阅她检讨并给予“你这头披着羊皮的狼”这样评语的审阅者,她善意地称为“披着狼皮的羊”,因为“他面目十分和善,看来是个谨厚的人。”另外,在他们夫妻双双被揪出来以后,她写道,“揪出来的算什么东西呢,还妾身未分明。革命群众天天开大会。我们同组揪出来的一伙,坐在空落落的办公室里待罪。……把各所揪出来的人都招到大席棚里,押上台去示众,还给我们都戴上报纸做成的尖顶高帽。在群众愤怒的喝骂声中,我方知我们这一大群是‘牛鬼蛇神’。……不料我们从此成了‘落水狗’,人人可以欺凌戏悔,称为‘揪斗’”……

  除了这些,他们夫妇还遭受到了被剃阴阳头的待遇,于是杨绛赶紧把钱锺书的‘怪头’改成了‘和尚头’,自己则在没有工具,连浆糊胶水也没有的情况下,连夜为自己做了一顶假发。她写道“我笑说,小时候老羡慕弟弟剃光头,洗脸可以连带洗头,这回我至少也剃了半个光头。”,她即使受到这么大的委屈,依然那么从容,我想,她对待挫折的那种良好心态,也是我们常人所不可企及的。但这个假发,也被公共汽车上的售票员一眼识破,于是直到一年以后,她都靠两条腿走路。我不知道人在受了那么多的委屈时,还可以做到这样的平和。

  当她在回首这些往事的时候,用“乌云的金边”来形容过往的这些岁月,因为是金边所以值得我们去记取。她说,“乌云遮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记忆里不易磨灭的,倒是那一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至始至终,她依然相信人性中美好的一面。

  在“回忆我的父亲”及“回忆我的姑母”两篇中,我才知晓杨绛这样的性格和她的出生以及从小所受的家庭教育是有很大关系的,她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她应该可以算是不折不扣的大家闺秀,她父亲是中国第一批革命党人,先入北洋学堂后转南洋公学学习,再到日本早稻田攻读法律学士,最后是美国留学硕士,曾经做省级厅长,后来又到北京做“京师高等检查长”。他为人刚直不阿,也同情帮助弱者,对于词韵学也相当有研究。杨父乐善好施,经常为人免费争官司,养一大家人做过律师,办过报,后来又教书等等不一而足,大约在抗战胜利前后逝世。在家中,她父亲对孩子们最讲民主作风,偶尔象孩童一般顽皮,所以杨绛与父亲感情笃厚,杨绛是在一个充满了爱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她能够宽待别人,或许也是受了她母亲的很大影响。因为她母亲对于两个出嫁后又回来和他们一起生活了很长时间的两个自私的姑姑,给予了最大的宽容和照顾。

  至于她的姑母,原来曾是北京女师大的校长,也是被鲁迅笔伐过的名人。这个三姑母因为抗婚大半时间就住在杨绛家里,所以彼此十分了解。按照杨绛的说法“我不大愿意回忆她,因为她很不喜欢我,我也很不喜欢她”,依然是那么淡淡的直白,杨绛对于姑姑的描写是客观的,没有什么个人的感情色彩在内,同时她也是非常低调、毫不张扬的。

  在描写钱锺书先生的“痴气”时,则让我忍俊不止,惊叹到原来大名鼎鼎的这位国学大师竟然是这样的一个顽童。在牛津留学时,他趁杨绛午睡时,用饱蘸浓墨的毛笔要在她脸上画一个大花脸。不仅如此,他还在为杨绛画的肖像上添上眼镜和胡子,聊以过瘾。他在女儿还是娃娃的时候,趁女儿睡着,在她肚子上画了一个大花脸,因此挨他母亲一顿训斥。他逗女儿玩,每天临睡前在她被窝里埋“地雷”,还埋得一层一层的,什么大大小小的玩具、镜子、刷子,甚至砚台和大把的毛笔,就差没有拿锅碗瓢盆。按杨绛所说,一般这样的玩意天天玩也没有多大意思,但是钱锺书是百玩不厌。我想,聪明绝顶的学者,如果加上那么一点的“痴”则是非常可爱的。他们夫妇俩为什么只生了一个女儿?钱先生的理由是--------怕再生孩子,说不定比女儿好,因此对不起自己的女儿。没想到一个爸爸对女儿可以这样地用情专一。当读到“他半夜从热被窝起来,拿着竹竿帮他们家的猫和隔壁林徽英家的猫打架”时……我却忍不住地笑了。

  还有,在《林奶奶》和《顺姐的‘自由恋爱’》两篇中,我们又看到了她对于弱者的同情和帮助,她为顺姐写状子,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帮林奶奶保管存折,出主意。在这两篇中,我也读到了柔弱的杨绛其实也是颇具豪侠之气的。在《客气的日本人》中,我又不禁为杨绛身处危难之时的沉着击掌叫好,过后也真为她捏把汗。遇鬼,杨绛却偏偏说成“遇仙”,我想她的心是怎样的温柔呢?连得鬼都不忍心去欺负她。还有那篇《收脚印》写得那么凄美,让我读了一遍又一遍。

  重新翻开这本书,我才觉得其实她的每一篇文章都值得我慢慢去咀嚼回味。不管对于杨绛的文字,还是对于她的人品学识,我都非常佩服非常喜欢。

  杨绛说“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一九九七年,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未,钟书去世。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经历了大半个世纪,如今依然在为文坛默默耕耘的杨绛,我祝愿她健康快乐!

   看过杨绛文集读书心得的人还看了:

1.杨绛散文读后感3篇

2.杨绛散文选读后感3篇

3.杨绛《一百岁感言》真伪

4.杨绛 一百岁感言

5.遥远村庄刘亮程散文精读读后感3篇

6.围城读书笔记1500字3篇

7.杨绛《一百岁感言》原文完整版

本文来源:http://www.yyzstj.com/yingyuziliao/51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