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颂》教学反思【四篇】

| 教学反思 |

【www.yyzstj.com--教学反思】

《红旗颂》教学反思篇1

教学目标:

1.聆听《红旗颂》,感受相同的曲调由于不同的表现而产生不同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聆听歌曲,学会分析曲

情绪。

教学过程:

1.谈话:200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晚会。晚会的题标就是***总书记亲笔题写的“红旗颂”。红旗象征着革命,是我们的信仰。它火红炽烈,燃烧着无数先烈***。红旗是团结的象征、力量的象征、胜利的象征。

2.熟悉、哼唱“红旗”主题。

(1)听赏第一部分“红旗”主题旋律的片段。

(2)出示主题曲调的歌谱,教师在钢琴上弹奏,并要求学生看着谱跟唱曲调。

3.欣赏第一部分。

设问:

(1)乐曲一开始的音调你熟悉吗?是取材于哪一首歌曲的音调?(国歌)

(2)“红旗”主题给你什么感受?从红旗标题出发,你想到什么?

听后讨论以上两个问题,如有必要还可以听一次。

4.欣赏第二部分。

设问: 这部分主题音调是什么曲调?与第一部分的主题音调相比较,相同与不同之处在哪里?(这环节是本教学内容的重点,要细致引导点拨,让学生从音乐中获得体验。)

5.重点讨论相同曲调表现出的不同情绪。

(1)要求发表意见的学生不仅是讲,还要唱。唱出两个相同曲调的不同表现(第一部分抒情歌唱性,第二部分进行曲风格,速度也加快了)。教师要适时加以点拨、启发。

(2)分析两部分不同的情绪表现、发挥学生的想像进行形象比较。

(3)有必要的适度播放第一、第二部分的“红旗”主题进行对比,加深学生的感受。

6.完整地聆听全曲。

通过以上两部分的分析、对比,要激发学生听全曲的欲望,并提出聆听的要求:

(1)要保持安静地聆听音乐的环境。

(2)对乐曲的演绎理解,可以各人用自己最容易表达的方式进行,善于画画的,可以边听边用简笔画来表现乐曲的意境;善于用动作表演的,可以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各段音乐的发展。当然还可以创造更好的方式来表现。

7.小结:人们赞红旗,颂红旗,用最美的旋律表达对红旗的颂扬。显示出我们民族的伟大,民族的骄傲。

8.教学小结。

整节课以围绕欣赏管弦乐作品《红旗颂》为主导,通过分段欣赏,并结合相关学科知识,以提问、讨论等形式感受乐曲所表达的音乐意境,在对作品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又以创作、表演等形式来演译该音乐作品,更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帮助指导,这也就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红旗颂》教学反思篇2

开学第二节课,就带领学生聆听这首乐曲,通过这节课,使学生接受爱国教育的同时调动和感染他们的爱国热情。同时我想以这一节“红旗颂”为主题的音乐课,引领同学们在国旗、党旗、队旗下用音乐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充分实现这一单元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及“两纲”的德育教育。

    这节课后,我针对这节课中课堂教学的互动作了分析与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1、学习感受中的谈话式互动    课堂教学的互动往往就是源于问题,为了解决问题而开展的活动。没有问题的互动就像不能工作的发动机,最多只是形式上的互动,而并不是实质互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以“问题”带动学生思维,开展互动。在简单介绍管弦乐曲《红旗颂》作者及创作背景后请同学们先聆听乐曲的引子部分,通过问题的思考与回答进行谈话时的互动,请同学们来说说引子旋律塑造的音乐形象,以及音乐中融入了哪首歌曲的音乐元素。同学们在这里畅所欲言,并且回答问题的表述非常准确,通过思考与对话式的互动,初次有效地感受了《红旗颂》所展示的庞恢气势。

2、欣赏体验中的歌唱式互动   为了使学生们熟悉“红旗”主题旋律,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真挚情感,教师设计了用歌声表现音乐的教学过程。同学们看谱可以完成乐曲的视唱,但是唱谱仅能使同学们熟悉旋律,并不能达到理解音乐、用真挚情感歌唱乐曲的有效性,所以老师在第二遍视唱中加入了钢琴的不同伴奏音型,赋予乐曲生命力,更具歌唱性了,同学们在听赏与歌唱的同时体验了乐曲的旋律起伏变化,复唱时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及问题的思考与谈话式双向互动,同学们对乐曲的理解更深入了,并且能更形象地用语言来描述他们所理解的“红旗”主题,也能更好地的用真挚情感去歌唱主题旋律。

3、对比欣赏中的节奏体验式互动对比欣赏中,通过一遍的聆听,同学们就能非常精   准的感受到乐曲在第二主题出现时,速度发生了变化,他们说变快了,但是乐曲为什么发生变化,作曲者巧妙的加入了哪些变化,而最终通过音乐本身又在表现什么就含糊不清了。为了更好地达到有效教学,教师请同学们先对比主题一与主题二的曲谱,同学们很快就发现了,其实主题的曲调非常的相似,但是节奏密集了,并且加入了小附点,这一代表性的节奏型更具音乐的推动力。有的同学形象地形容这段乐曲是表现了革命战士不断地向前奋勇杀敌的情景,这一表述也是非常的贴切,同时说明了教学环节的有效。这时再请同学们在教师的提示下复听乐曲,感受三连音,这也是乐曲中非常典型的一个节奏型,很多老师会忽略这些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细节。我认为一定要请同学们用节奏拍击的形式来表现音乐,这种非言语的活动形式也是有效互动的重要手段,通过这些互动不但巩固了学生们的节奏、速度等乐理知识,还引导了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鉴赏乐曲,从而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4、合作性的创造表演互动    合作是教学互动的主要表现形式,这一环节的设置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它是实践的延伸,是主题情感的升华。首先,要创设利于有效互动的环境,互动理论强调互动是人与环境的作用。因此,教师通过白板、红旗、多媒体等环境的布置,为实施有效互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同学们通过‘红旗颂”主题,在国旗、党旗、队旗下用不同的音乐形式表达了对红旗的歌颂,对祖国的热爱。在这种环境中,学生会有一种归属感和愉悦感,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有效地开展各种教学互动。在对这节课优点的归纳的同时,我也在深思不足之处,其中有几处细节,我觉得还需要改进。    第一,语言可以更“美”。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是以对话为主要互动渠道的学习过程。“问题”的疏导,“情景”创设的衔接,都需要教师更‘美”的语言。但是在课堂上也会互动不起来,很多情况下,问题就是出在对话上。通过这节课的课后反思,让我更强烈地认识到实现真实有效的对话的重要性。  

 第二,教学可以更“细”

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领会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考虑得更全面、更深入、更细化,而不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要将更“细”,细致到教学环节的衔接,教师及时的启发与引导,互动时学生的反应与作答,合作互动后的评价归纳与提升等等。 

   第三,表现可以更“自信”。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自信。教师自信的课堂教学过程就是给学生们传递正能量的过程;学生自信的作答表演过程就是充分地展示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这节课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表现机会很多,但部分同学却有不够自信的表现,如:师生互动时心中有想法也不举手,生生互动时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够敢于表达善于表现,表演活动中很多同学常常低着头等等,希望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适当的鼓励与正确的引导,充分地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展现自我,展现阳光少年的一面。  .

《红旗颂》教学反思篇3

通过这节课,使学生接受爱国教育的同时调动和感染他们的爱国热情。同时我想以这一节“红旗颂”为主题的音乐课,这节课后,我针对这节课中课堂教学的互动作了分析与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1、学习感受中的谈话式互动

课堂教学的互动往往就是源于问题,为了解决问题而开展的活动。没有问题的互动就像不能工作的发动机,最多只是形式上的互动,而并不是实质互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以“问题”带动学生思维,开展互动。在简单介绍管弦乐曲《红旗颂》作者及创作背

景后请同学们先聆听乐曲的引子部分,通过问题的思考与回答进行谈话时的互动,请同学们来说说引子旋律塑造的音乐形象,以及音乐中融入了哪首歌曲的音乐元素。同学们在这里畅所欲言,并且回答问题的表述非常准确,通过思考与对话式的互动,初次有效地感受了《红旗颂》所展示的庞恢气势。

2、欣赏体验中的歌唱式互动

为了使学生们熟悉“红旗”主题旋律,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真挚情感,教师设计了用歌声表现音乐的教学过程。同学们看谱可以完成乐曲的视唱,但是唱谱仅能使同学们熟悉旋律,并不能达到理解音乐、用真挚情感歌唱乐曲的有效性,所以老师在第二遍视唱中加入了钢琴的不同伴奏音型,赋予乐曲生命力,更具歌唱性了,同学们在听赏与歌唱的同时体验了乐曲的旋律起伏变化,复唱时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及问题的思考与谈话式双向互动,同学们对乐曲的理解更深入了,并且能更形象地用语言来描述他们所理解的`“红旗”主题,也能更好地的用真挚情感去歌唱主题旋律。

3、对比欣赏中的节奏体验式互动对比欣赏中,通过一遍的聆听,同学们就能非常精

准的感受到乐曲在第二主题出现时,速度发生了变化,他们说变快了,但是乐曲为什么发生变化,作曲者巧妙的加入了哪些变化,而最终通过音乐本身又在表现什么就含糊不清了。为了更好地达到有效教学,教师请同学们先对比主题一与主题二的曲谱,同学们很快就发现了,其实主题的曲调非常的相似,但是节奏密集了,并且加入了小附点,这一代表性的节奏型更具音乐的推动力。有的同学形象地形容这段乐曲是表现了革命战士不断地向前奋勇杀敌的情景,这一表述也是非常的贴切,同时说明了教学环节的有效。这时再请同学们在教师的提示下复听乐曲,感受三连音,这也是乐曲中非常典型的一个节奏型,很多老师会忽略这些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细节。我认为一定要请同学们用节奏拍击的形式来表现音乐,这种非言语的活动形式也是有效互动的重要手段,通过这些互动不但巩固了学生们的节奏、速度等乐理知识,还引导了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鉴赏乐曲,从而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4、合作性的创造表演互动

合作是教学互动的主要表现形式,这一环节的设置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它是实践的延伸,是主题情感的升华。首先,要创设利于有效互动的环境,互动理论强调互动是人与环境的作用。因此,教师通过白板、红旗、多媒体等环境的布置,为实施有效互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同学们通过‘红旗颂”主题,在国旗、党旗、队旗下用不同的音乐形式表达了对红旗的歌颂,对祖国的热爱。在这种环境中,学生会有一种归属感和愉悦感,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有效地开展各种教学互动。

在对这节课优点的归纳的同时,我也在深思不足之处,其中有几处细节,我觉得还需要改进。

第一,语言可以更“美”。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是以对话为主要互动渠道的学习过程。“问题”的疏导,“情景”创设的衔接,都需要教师更‘美”的语言。但是在课堂上也会互动不起来,很多情况下,问题就是出在对话上。通过这节课的课后反思,让我更强烈地认识到实现真实有效的对话的重要性。

第二,教学可以更“细”.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领会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考虑得更全面、更深入、更细化,而不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要将更“细”,细致到教学环节的衔接,教师及时的启发与引导,互动时学生的反应与作答,合作互动后的评价归纳与提升等等。

第三,表现可以更“自信”。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自信。教师自信的课堂教学过程就是给学生们传递正能量的过程;学生自信的作答表演过程就是充分地展示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这节课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表现机会很多,但部分同学却有不够自信的表现,希望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适当的鼓励与正确的引导,充分地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展现自我,展现阳光少年的一面。

整堂课以“颂国旗”这条音乐线索贯穿始终,思路清晰。学生通过一条主线的贯穿引导、多首音乐作品的比较分析,在课堂上充分的了解了相关的音乐知识并及时解决问题,极大的激发了民族情感。通过这节课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使我受益非浅,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体感受如下:

本节课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引导学生逐步走进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从感受、品悟到畅谈、回味,学习逐步深入,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上我注重了教育理念的变化,教学方式的变化,教学情景的变化。教学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健全人格。所以在本节课的一开始就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江姐和战友们在狱中绣红旗、迎解放的感人场面展现在同学们面前,让学生完全置身于教学情境中,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创造一种容易接受的气氛,在接下来的几首曲子中,我也是充分应用了信息技术,将升旗、歌曲、历史情景有机的结合起来。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文本、音乐、图像、影视、动画构成的有机整体,多样地呈现出内容及主题。学生被动式、灌输式的学习变为主动式、探究式学习。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学习热情十分高涨。在欣赏与感悟、理解与表达中,认知得到发展,情感得到陶冶,能力得到训练。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音乐欣赏的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的审美修养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文化素质水平的标志之一。音乐欣赏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音乐欣赏教学程度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我们的音乐前辈黄自先生认为在音乐欣赏时,欣赏者要经过这么一个心理反应过程:感知外部音响→开展想象联想→得到情感共鸣→理解认识。所以欣赏教学时必须遵循这一心理反映过程,引导学生逐渐由低层次的直觉欣赏向高层次的情感欣赏,理智欣赏方面发展。这样既符合心理反映过程,也有利于欣赏教学。

整节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音乐渲染等手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并仔细寻找学生们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赞扬、耐心细致的和学生一起进行音乐分析,充分体现了情与美在音乐学科中的重要性。当然,整堂课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课堂容量较大、某些细节处理还不太精确、课堂用语不够精炼等。在接下来的音乐课上,我会多加注意和改进。

《红旗颂》教学反思篇4

                                    《红旗颂》欣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红旗颂》,感受音乐庄严深情的爱国情感。

2.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分辨乐曲速度、节奏和情绪的能力。

3.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充分感受、体验主题音乐的情绪情感。

教学难点:听辨主题的重复和变化。

教学过程:

一、听赏导入

1.师:同学们有没有看过电影《江姐》?现在我们来看一个片段,看看电影中江姐和她的战友们在做什么?(播放视频《绣红旗》)

2.师生讨论:江姐为什么在狱中还要绣红旗?红旗代表了什么?

(中国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五颗五角星互相联缀、疏密相间,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每颗小星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中心点,表示全体四个阶级对党的向心之意,受党的全面的领导。)

3. 导入课题《红旗颂》。所以,才诞生了《红旗颂》这一首庄严乐曲。

(设计意图:由革命电影导入课题,既使学生懂得了“红旗”的象征意义,为理解音乐作知识上的准备,又奠定了一节课的情绪基调)

二、分段聆听《红旗颂》

1.释义:“颂”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炼:歌颂、赞颂)

2. 聆听引子部分。

(1)聆听引子部分,设问:乐曲的引子部分给我们怎样的感觉?你在引子中听到了哪首歌曲的曲调?

(2)师生讨论。

(3)复听引子,配上吹号角的动作,感受音乐的庄严嘹亮。

(设计意图:引子部分主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庄严辉煌,为接下来主题的出现作好铺垫)

3.聆听红旗主题。

(1)师:这样庄严的引子会引出怎样一段音乐主题呢?

播放“红旗主题”,结合(油画《开国大典》)。

(2)学生交流对音乐的感受(赞颂、深情的)。

(3)介绍创作背景。

师:这样一段深情的旋律怎么会出现在作曲家的脑海里呢?作曲家吕其明从小浴血战火,父亲在抗日战争中牺牲。当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吕其明不禁热泪盈眶、心潮澎湃,夜不成寐地创作出了这首红旗的颂歌。

(4)再听一遍,老师随主题曲调深情哼唱“啊”。

(5)请同学们也来感受一下对红旗的深情。用“啊”哼唱“红旗主题”。

(设计意图:深情舒展宽广的红旗主题需要教师很好的引导,用情绪感染学生,借助具有歌颂性质的“啊“的发音哼唱主题,进一步感受、体验主题。创作背景的介绍不是以理性的方式出现,而是以感性的方式呈现,作为激发学生情绪、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一个环节。)

4.略听第二主题。

(1)师:仰望五星红旗,我们不禁心潮澎湃,怎能忘记那个艰难的战争年代?让音乐带着我们去重温那段峥嵘岁月吧。

(2)聆听双簧管演奏的主题音乐,结合战争浮雕图片,想象音乐表现的艰苦的战争年代。(设计意图:由于一节课时间有限,所以在聆听时进行详略取舍,这第二主题就是处理成略听的部分,不作展开,只是用来深化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5.聆听行进主题。

(1)导语:革命是这样的艰难,但英雄们有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让音乐告诉我们。

(2)听行进主题。

听后交流:战士们没有退缩,一直在坚定、自信地前进。

(3)再听行进主题。

设问:这段旋律前面出现过吗?(聆听后交流)

(4)师:同样的旋律,给我们的感受一样吗?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

教师分别演唱红旗主题和行进主题,引导学生比较发现:速度变化了,节奏变化了,加入了附点节奏。

教师小结:同样的旋律,速度变了,节奏变了,情绪也随之变化了。

(5)复听“行进主题”,学生做行进动作,感受音乐的坚定自信。

(设计意图:行进主题更适合在律动中感受音乐特点,所以我采用动作感受法欣赏这一主题。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情绪,想象音乐形象,用动作体验音乐动律,再通过对比法深入引导学生发现音乐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欣赏能力)。

5.聆听“红旗主题”再现。

(1)师: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战争,终于迎来了中国的解放,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共和国的蓝天上。我们的人民意气奋发,我们的军队坚强如钢。(图片:天安门阅兵式)。

(2)聆听“红旗主题“的再现。

听后提问:你觉得重复的是哪个主题?(红旗主题,即第一主题)

再听,有什么变化? 复听生答:情绪更高涨了。

三、完整欣赏《红旗颂》

(1)设问:让我们完整欣赏乐曲《红旗颂》,听的过程中可以哼唱,可以动起来。并注意听,音乐主题在乐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

(2)聆听《红旗颂》,边听边参与音乐表现。

(3)听后交流。

(4)完成活动1:有表情地朗诵《中国龙》

(5)以升旗仪式结束本节课。(出示幻灯片,全体起立)

(设计意图:由于作品篇幅较长,所以不可能在一节课里多遍完整聆听。将几个主题片段分析欣赏后,完整呈现音乐作品,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并了解作品的结构。)

四、小结:同学们,红旗是祖国的象征,是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让五星红旗永远飘扬在我们的心中,长大后我们为五星红旗增光添彩。

本文来源:http://www.yyzstj.com/jiaoxueziyuan/163510.html